期刊看点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3-23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新视角

    华东师范大学李永刚在近期《教育学报》发表《难解的谜题: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的几种新视角》一文提出,长期以来,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,一直存在共生、冲突和无关的争论。为了厘清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,该研究选取20世纪60年代后国内外实证文献作为分析对象,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,仍是大部分教师的主要观念,教学与科研在知识、个体和组织多个层面上相互联系;二者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有冲突,但科研对教学并不存在挤占效应,增加的时间主要来自工作之外的其他时间;在不同学生层次和学科之间,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程度和方式也不相同;教师科学研究与学生评教结果无关,但与学生培养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。

    自主性是理性能力和感性能力的平衡

   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涛在近期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》发表《自主性的塑造——涂尔干论道德教育》一文提出,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自主的社会人,是一个能够在社会所给予的“客观理性”和自身的欲望之间建立一种平衡、根据社会的理性来从事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人。涂尔干把学校作为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,各种类型的教育必须承认该社会基本的集体意识,对于教育所着眼的“人的理想”达成共识。学校所要培养的是人们对发自社会本性的那些必然法则的尊重,对社会生活本身的依恋情感,而不是对某个人的盲目服从或依赖。同时,教师以身作则,把自己对道德理想的依恋,对道德规范的尊重,对社会的认识,以一种具体化、活生生的方式传达给儿童,唤起他们对道德规范的尊重,对道德理想的热爱。由此,自主性并不是教出来的,而只能是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性能力所进行的自我教育。(王杰 辑)